媒體報導
第四波疫情來襲 專家籲加強防控
11月中香港疫情急反彈,持續有新增本地不明源頭個案。隨著社交隔離措施放鬆,公眾抗疫疲勞,多名港大專家表示第四波疫情已來襲,並提醒政府、業界及公眾不要鬆懈,呼籲堵塞入境檢疫漏洞,並強制檢測特定高危群組。
港大專家過去兩天,分別提出應對第四波疫情防控的建議
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:
- 設立指定強制檢疫酒店,規定檢疫人士不能與任何人接觸
- 檢測要便利市民,建議在18區都設立檢測中心、在每個地鐵站均設立收集點
- 政府應視乎情況向有需要確診人士發放津貼
- 暫停不必要室內聚會
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:
- 應強制檢測帶病徵人士
- 市民外出必須時刻佩戴口罩
- 市民平時紀錄曾到訪的食肆、搭乘的交通工具,幫衛生署做好追蹤工作
- 盡量用電子付款
- 應減少除下口罩一起聚餐或社交暢談的時間,酒吧內也要佩戴口罩,用飲管飲用酒水
- 政府盡量減少豁免檢疫人數
- 延長入境強制隔離,首14日在酒店檢疫,另加7日在家隔離,並於第20日再做檢測

他早前視察淘大花園,發現物業環境及食肆都能保持清潔,讚許其衞生管理值得推廣,他認為其他餐廳如果能實行同樣防護措施,應該可以營業:
- 分隔工序:分開負責上菜、清潔餐桌和餐具及佈置餐桌的員工
- 通風:每小時最少換氣6次
- 清毒空氣:加裝紫外光機消毒空氣
- 減少密度:每枱保持聯1.5米距離,陌生人不可搭枱
另外,他提醒有以下病徵的人士都應接受檢測:
- 耳探溫度超過37.5°C而無其他原因
- 不明原因之咳嗽、喉嚨痛、流鼻水或喪失嗅覺,症狀持續48小時
- 經醫生診斷的其他疑似症狀
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:
- 政府應向接受強制檢測人士發出居家令,並要求檢測機構在24小時內有報告
- 建議政府為「安心出行」應用程式訂目標下載率,亦可學習新加坡措施,市民出入酒吧、食肆等高風險場所,必須下載「安心出行」
港大公共衞生學院教授高本恩:
- 政府應關閉所有室內娛樂場所,例如酒吧、健身室、卡拉OK等等
有關政府防疫規定, 可查閱「高危點注意嚴防 防疫細節逐樣講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