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波疫情下的抗疫防疫

港大專家對香港疫情防控的建議

梁卓偉
港大醫學院院長
這次新冠肺炎的威脅,比起03 年的沙士疫情更嚴峻,但回顧這半年的疫情來看,我們感恩,香港人表現可説是超水準。在疫情早期,香港成功找到自律和自由之間的平衡點,城市生活不至於完全癱瘓。但這個考驗卻越來越難。不過,既然我們已經在三月份通過前一波的考驗,今天面對疫情再度爆發,我們都不要氣餒,好嗎?

袁國勇
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
(香港疫情防控的關鍵是)邊境的控制即是源頭控制,第二就是社區擴散的控制,即是口罩、手衞生和社交距離,而哪處最重要?食肆、街市、公共交通工具、地盤、老人院、娛樂場所等等。你不尋找所有高危控制點,(實施)有針對性的措施的話,當你一再放寬所有措施的時候,整個爆發會再回來的。

福田敬二
港大公共衞生學院院長
當我們放寬社交距離措施,就令疫情更易蔓延。但亦很清晰的是,部分的感染可能是源於一些沒有被仔細監控的群組,例如海員及機組人員。我不確定應否稱之為錯誤,但肯定是漏洞。
每個人都對疫情感到厭倦。政府如此,大眾乃至世界各地的人肯定亦是如此…不要灰心,一切會好起來的。我覺得我們已經採取了正確的措施。

何栢良
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
(病毒)帶入社區的途徑都離不開獲豁免人士,由3月開始到現在,沒有為他們安排化驗,這是令人覺得莫名其妙,家居令檢疫的人士有部分會發病,發病亦都會是遲點才發現,早前散田邨個案中,(患者)已傳染給家人,而家人又再到超市或街市,再過幾日才知道,那就會發生「病毒零距離」的情況,社區隱形傳播鏈就是這樣發生。
「我們能贏得這場戰鬥」
香港第三波疫情爆發解讀
新冠肺炎疫情在香港的確診數字每天創新高,讓人擔心。在過去的四天中(指7月21-25日),香港每天新增確診病例數均超過100宗。然而,根據流行病學曲線(epidemic curve) ,而不是單看每日確診病例數,更能說明疫情的現狀與趨勢……
